马来西亚地形图
点击地图以查看其地形、其海拔和其地势。

柔佛州
柔佛州面积为19,102平方公里,是马来西亚面积第五大的州属,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南面柔佛海峡。柔佛州的海岸线总长约400公里,海岸线的大部分,特别是西海岸,被红树林和水椰林覆盖。东海岸以沙滩和岬角为主,南海岸则由各种岬角和海灣组成。柔佛州的专属经济区在南中国海的范围较其在马六甲海峡的范围大很多。柔佛西部有大片沼泽。2005年,官方记录显示柔佛的森林占地391,499,002公頃(967,415,102英畝),其中包含了天然的内陆森林、泥炭沼澤森林、红树林以及泥沼地(英语:mud flat)。蒂迪旺沙山脈的山麓延伸至柔佛,柔佛州的最高点——高达1276米的金山便属于该山脉。柔佛州内还有其他10座山,高度介…
平均海拔:31 米

黑风洞
马来西亚 > 雪兰莪州 > 士拉央 > 峇都喼 > Kampung Indian Settlement Batu Caves
黑風洞的寺廟群位於山丘海拔100公尺以上的地方,主要包含三個主洞,以及其他20多處較小的洞穴,總計整個石灰岩面積達255公頃;最大的被稱作神廟洞,其有著超過100公尺高的的天花板和裝飾華麗的印度教神龕,需要攀登272級的階梯才能到達該處。另外有兩個洞穴寺廟位於山腳,分別是洞窟藝術博物館和藝術畫廊洞穴,有許多印度教的神像和彩繪;此洞穴群於2008年重新以岩洞別墅的方式重新開幕。許多神龕是在述說室建陀獲得神矛並擊敗魔鬼蘇拉巴曼(英语:Soorapadman)的故事,此也是大寶森節的由來。
平均海拔:74 米

砂拉越州
距今四万年前,婆羅洲仍與東南亞大陸連接時,首批覓食者開始在尼亞洞的西口定居。當時尼亞洞的地形比現在乾燥和顯露。史前時期,尼亞洞被灌木、綠地、沼澤、河流所組成的茂密森林所包圍,而居於尼亞洞的覓食者以打獵、捕魚、飼養软体动物和種植食用植物為生。1958年,湯姆·哈里森(英语:Tom Harrisson)在尼亞洞的深海溝發現暱稱為「深頭骨」(Deep Skull)的現代人類頭骨,證明了這個觀點。「深頭骨」亦是東南亞最古老的现代人類頭骨。該頭骨可能屬於一個年齡介乎16至17歲的少女。此外,一具公元前三万年的穿山甲骸骨亦在尼亞洞附近被發現,另外,尼亞洞內亦發現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遗址。尼亞洞周圍的地區其後被劃作國家公…
平均海拔:228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