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定位

華山地形图

互动地图

点击地图以显示海拔

关于这张地图

名称華山地形图、海拔、地势。

地点華山, 臺北市, 10050, 臺灣 (25.02423 121.50503 25.06423 121.54503)

平均海拔:13 米

最低海拔:0 米

最高海拔:36 米

其他地形图

点击地图以查看其地形、其海拔和其地势

內湖區

臺灣 > 臺北市

內湖區,前身「內湖鄉」,位於臺灣臺北市東部,因其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人臺灣話稱山坳地為「湖」,故內湖是「內部盆地」之義。臺灣話「內面即湖」或「內面彼湖」之稱謂;所指的盆地範圍係以北側自大金面山到碧湖國小的山陵,東緣從綠大地社區、成功公園到清白新村,南邊從白鷺山延伸到公館山之山丘北坡,西方是江南街處,在其中間形成一山坳型盆地。內湖區境內尚有「畚箕湖」、「北勢湖」、「白石湖」和「牛稠湖」等老地名,命名方式,亦是依地形和先民開墾事跡有關連性,而非指有水的湖泊名稱。工商活動部分,內湖科技園區有商辦大樓及臺灣部分媒體設於此處。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內湖區為九重葛,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平均海拔:94 米

文山區

臺灣 > 臺北市

文山區為臺北市山區地形比例最高的一區,因此天氣相對市區來說較為潮濕。

平均海拔:123 米

溪洲河濱公園

臺灣 > 臺北市 > 萬隆

平均海拔:20 米

士林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254 米

萬華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10 米

南港區

臺灣 > 臺北市 > 三重埔

南港位於台北盆地的東緣,轄20里,454鄰。清治時期地理位置剛好在基隆河下游南岸,南港地處臺北市的東南方,基隆河下游南岸,南港山脈的北側。南半部為丘陵,海拔400公尺上下。北半部基隆河,其南岸為小平原,呈東西走向,漸西漸闊,人口多分布於此。

平均海拔:75 米

松山區

臺灣 > 臺北市

「松山」的由來一說是因為當地風景和四國的松山相似,另一說是因為附近山丘多松樹。松山原為日式地名,其發音為日語之「Matsuyama」,在日治時期對外音譯均採用之,如松山飛行場稱作「Matsuyama Airdrome」。戰後雖沿用該名,但對外音譯則改為華語發音,而成為「Sungshan」(威妥瑪拼音),2003年後改為 「Songshan」(漢語拼音)。但一般來說,松科植物在北緯40-60度間,或高海拔的地方較為常見。松山位於臺北盆地,既不是山,也不可能有松樹。但臺灣真的有一座"松山",位於阿里山山脈的中間,海拔2500公尺。因此也有可能只是當時負責改名的人來自日本某個縣的松山也不一定。

平均海拔:13 米

圓山公園

臺灣 > 臺北市 > 大龍峒

平均海拔:12 米

信義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53 米

大安區

臺灣 > 臺北市

大安區(臺灣話:Tāi-an-khu),得名自境內舊地名「大安庄」,位於臺灣臺北市南部,臺北盆地東南側,境內除東南部丘陵外,皆為平原地形。區內人口約28.6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52萬人,為臺北市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在全臺灣所有三級行政區中人口密度高居第三。南側的大型綠地大安森林公園為其著名景點。

平均海拔:18 米

北投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260 米

合江公園

臺灣 > 臺北市 > 朱厝崙

平均海拔:11 米

大同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9 米

中山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17 米

水平方

臺灣 > 臺北市 > 古亭

平均海拔:14 米

中正區

臺灣 > 臺北市

平均海拔:13 米

北投地熱谷

臺灣 > 臺北市 > 新北投

平均海拔:119 米

萬壽里

臺灣 > 臺北市 > 艋舺

平均海拔:1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