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地形图
互动地图
点击地图以显示海拔。
花蓮縣
花蓮縣在地理形狀上,呈現長條狀,像是一隻蠶。花蓮縣的南北長約137.5公里,東西寬約43公里。其面積雖為全臺灣各縣市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10。多數人口集中在花東縱谷平原一帶,其中有約七成人口居住於縣治花蓮市及吉安地區。花蓮縣的平原地帶並非直接面向海洋,而是夾在東側海岸山脈與西側的中央山脈之間。寬度僅有3到9公里,地理上屬於縱谷平原的河川沖積扇地形,稱為花東縱谷或花東走廊,花東縱谷的北側的開口處大致由花蓮縣秀林鄉崇德車站往南至花蓮溪口,然而在新城鄉新城村至花蓮市國福里的這15公里區段,平原長寬比例明顯縮小,最寬處約僅剩5公里左右,因此又有「新城走廊」之稱,揣測這片狹小的平原地勢,是由立霧溪自上游挾帶的砂石,經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之下形成沿岸流(與黑潮本流無關),強勁的海流經年累月將出海口的沙子往南攜帶而下所形成,與地殼運動關係較小。
关于这张地图
其他地形图
点击地图以查看其地形、其海拔和其地势。

大霸尖山
日治時1907年對雪山山區進行測繪之後,將此山定名為「大霸尖山」,今雪山定名為「シルビア山」。1915年6月到9月間,總督府蕃務本署完成了雪山山彙的測量登山活動,測得峰巔海拔高度為11792日尺(約合3573公尺)。1916年6月,探險隊嘗試攀登大霸尖山,在巨岩腳下四周勘查,嘗試從東南稜岩壁突破,但受阻於高懸的岩庇,被認為不可能攀登。人類首次登頂大霸尖山,於1927年8月4日(昭和2年),由台灣山岳會沼井鐵太郎領隊的攀登隊經由東南岩脊,使用繩索及技術攀登方式,台北第一中學(今建國中學)教官瀨古喜三郎藉由踩在中曾根武多的肩膀攀上最困難的懸岩路段領先登頂,隨後生駒、古平、永田諸氏,以及搜索隊長綿引警部補共7人成功登頂。…
平均海拔:3,047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