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
点击地图以查看其地形、其海拔和其地势。

中国
中国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位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第二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海拔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主要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组成,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这种阶梯状地形使得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形成了丰富的水系和多样的地貌特征。
平均海拔:901 米

云南省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1%,居第8位。最低处位于河口县城西南,南溪河与红河交汇,高程为海拔76.4米,为云南最低处;最高处位于德钦县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云南全境,东与贵州、广西接壤,北与四川毗邻,西北与西藏交界,西与缅甸为邻,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云南有长达4,060公里国境线,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全省有出境公路20多条。北回归线穿越全境,全省分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兼具低纬气候、…
平均海拔:1,713 米

臺灣
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和盆地仅占五分之一。主要山脉包括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其中,中央山脉北起苏澳,南至鹅銮鼻,全长约270公里,是台湾的脊梁和分水岭。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全岛最高峰。山地多集中于中部偏东,西部地势较为平缓,形成嘉南平原、屏东平原等主要平原。此外,台湾还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等盆地地形。总体而言,台湾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地形多样复杂。
平均海拔:53 米

日本
日本列島按照地質構造可分為東日本與西日本兩大區域,其界線為位於本州中部,新潟縣糸魚川市與靜岡縣靜岡市之間的糸魚川靜岡構造線。日本列島附近是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的交界地,同時日本列島還處在環太平洋造山帶、火山帶、地震帶之上,故日本為一個經常發生地震、但同時也擁有許多火山與溫泉的國家。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據統計,世界全部芮氏規模6.0以上的地震中,超過20%都發生在日本;而日本發生的地震,釋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10%。
平均海拔:58 米

北京市
北京市位于河北省的西北边缘,背靠太行山余脉和燕山山脉,面对辽阔的华北平原,东南距渤海約150公里。市域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6公里,土地面积16455.1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北京地势总体上上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米,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全市最高峰为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天然河道自西向东有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五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据环保部信息,北京市昌平地区…
平均海拔:47 米

济南市
济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较为清爽,冬季风大寒冷。1月平均气温-0.2℃,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市区),极端最低气温-26.8℃(1985年12月8日,章丘),市区极端最低气温-19.7℃(1953年1月17日);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702.5毫米,且山区较平原降水量大达710毫米,由于地表倾斜,不易存水。济南夏季降水多于一般北方城市,加之三面环山的地形令水汽和热空气回流聚集,导致了济南的夏季高温湿热。1951-2013年日最高温≥40℃天数19天。
平均海拔:112 米

成都市
成都市区海拔500余米。成都境内的地形较为复杂,东部为龙泉山脉和盆中丘陵,龙泉山脉海拔600至1000米,植被破坏较为严重,该山脉为成都平原和盆中丘陵的分界线,龙泉山脉以东,浅丘连绵起伏。中部为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脉与邛崃山脉之间,海拔450至720米,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平原。成都平原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河网密布,同时由于土地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西部为邛崃山脉,是横断山脉最东缘的山系,以东北-西南走向穿过彭州、都江堰市、大邑县、崇州市和邛崃市,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地区海拔落差巨大,地貌丰富,拥有丰富绮丽的自然景观。平原面积占40.1%,丘陵面积占27.6%,山区面积3…
平均海拔:913 米

澳大利亚 / 澳洲
澳大利亚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過1,000米的山地面積低於1%,低於500公尺者達87%,乃地表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多分布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1,200米的横断山脉。中部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盛长草本植物,其中埃尔湖是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以此为中心的大平原为大自流盆地。东部是古老山脉所形成的高地——大分水岭,大部分海拔800-1,000米,东南部的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是澳洲本土最高峰。东北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
平均海拔:35 米

广东省
广东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台地和平原佔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占5.5%,总体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最高峰石坑崆位于阳山县、乳源县与湖南省的交界处,海拔1902米,山脉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多為低丘陵、台地或平原。平原以珠江三角洲面积最大,其次为潮汕平原,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基岩岩石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
平均海拔:194 米

高雄市
高雄市行政區土地面積共2951.8524平方公里,其中高山土地面積占1555.0398平方公里(52.68%),丘陵和平原土地面積占1391.2273平方公里(48.22%);高山區桃源區面積928.9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3分之1;全市占全國總面積8.14%(約12分之1)。海岸線方面,高雄市西扼臺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西半部為嘉南平原和屏東平原等沖積平原地形,東半部主要為山區(玉山山脈、中央山脈),範圍延伸至玉山;在市區部分鼓山海岸的壽山、左營東側的半屏山,以及東南部的鳳山丘陵(鳳山水庫建於其上)和東北部的岡山丘陵、阿里山山脈,其中壽山與半屏山皆因珊瑚礁隆起而形成。位於市區西南側,隔著高雄港狹長水道與前鎮相對的…
平均海拔:29 米

汉中市
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 km²。其间由汉江冲积形成汉中盆地。属凉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坝、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坝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间,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
平均海拔:604 米

欧洲/歐洲
歐洲的地形樣貌頗為豐富。
平均海拔:223 米

武汉市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岗地。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平坦平原位于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湖泊周围,是棉花和蔬菜产区。垄岗平原位于湖泊周围和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盛产水稻和鱼。丘陵分为三列,均被林木覆盖。北列分布在新洲区、黄陂区北部,中列横穿城区,南列分布在蔡甸区、江夏区北部。低山主要分布在黄陂区和新洲区东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黄陂区和孝感市交界的双尖峰,海拔872.5米,是武汉最高点。中心城区的最高点位置位于洪山区的顶冠峰,海拔200.1米。矿产主要有煤、磷、黄铁矿等。
平均海拔:48 米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 第一省 > सोलुखुम्बु
喜马拉雅山脉(梵文:ཧིམཱལཡ himālaya;藏語:ཧི་མ་ལ་ཡ་རི་;尼泊爾語: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处于中國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由大喜马拉雅山、小喜马拉雅山及西瓦利克山等数条大致平行的支脉组成,南凸呈弧形,东西长约25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
平均海拔:7,555 米

上海市
上海市中心位于北纬30°23′-31°27′,东经120°52′-121°45′,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东濒东海,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西与江苏省和浙江省接壤,是中国海岸线的中心位置。截至2013年末,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00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648.6平方公里。上海市全境为冲积平原,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势平坦,略呈东高西低,山脉少而低小。东部沿海由长江不断携带入海的泥沙沉积而成,崇明岛、浦东等地的面积依旧在增长中,西部有佘山、天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点是位于杭州湾内的大金山岛,海拔103.4米。
平均海拔:13 米

新加坡
新加坡共有大小岛屿63个,地势起伏和缓,主岛新加坡岛的面积占到90%以上。於北部建有新柔长堤,西部有第二通道,两者成为新加坡与马來西亚柔佛間的通联系道。新加坡岛以外較大的有岛屿裕廊岛、德光岛、乌敏岛及圣淘沙,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海拔163.63米(537英尺)。
平均海拔:14 米

巴尔干半岛 / 巴爾幹半島
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喀尔巴阡山以南多為山丘及石灰岩地形,以北多以為平原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最高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
平均海拔:288 米

天津市
天津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堆积平原区面积达11192.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3%,其中近80%是河网密布的湿地和盐沼。因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属于由燕山山脉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平均海拔1052米;东南部频临渤海湾,平均海拔仅3.5米,是华北平原的最低点,亦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大城市。天津市的最高点为蓟州区的九山顶,海拔高度为1078.5米。由于,天津市区的绿化树木曾以白毛杨为主,故春末夏初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会有“飞絮”的现象发生。天津地区地质史历时30亿年以上,由太古代发展到第四纪基本形成现今的地貌。蓟州区拥有古地理环境,北部山区地质遗迹类型多、分布广。中国首个国家地质公园——天津蓟县国家…
平均海拔:5 米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西北为山地,东南距成都市48公里。介于东经103°25'42"~103°47',北纬30°44'54"~31°22'9"之间。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68公里,都江堰市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山地、…
平均海拔:1,517 米

加拿大
由于幅员辽阔且地形多样,加拿大的气候在不同地区会有明显差别。冬季时多数地区会非常寒冷,尤其是在内陆和大平原地区,日间气温通常为−15 °C(5 °F),最冷可达−40 °C(−40 °F),风寒指数并经常处于严重水平。在内陆地区积雪可覆盖着地面长达半年,而在北部大雪可以持续整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海岸,例如温哥华都是温带气候。在东部的海岸,平均气温最高大约是20 °C(68 °F)。而在内陆,夏季的平均气温为25-30 °C(77-86 °F),而偶尔气温会升至40 °C(104 °F)。
平均海拔:254 米

清远市
清远市(官方音译:Qingyuan,传统外文:Tsingyün),简称清,别称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市境东邻韶关市,东南接广州市,南界佛山市,西连肇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北临湖南省永州市、郴州市。地处北江中下游,南岭山脉南麓,珠江三角洲以北。西北部为山地丘陵区,东南部为台地平原区,市境东北边缘有海拔1,902米的石坑崆,为广东省最高峰。北江纵贯市境东南部并流经城区,连江发源于北部并于英德市注入北江。全市总面积19,036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020年末常住人口396.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清城区。清远是珠江三角洲开放地区和粤北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
平均海拔:349 米

和田地区
和田地区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爭議之克什米尔接壤,有边界线210公里。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北低南高,并由西向东缓倾。地势由北部的海拔1050米上升到南部山地7167米。山区、山地、北部平坦区界限分明,从地貌上粗略划分,一半为盆地,一半为山区山地。绿洲面积9730平方千米。和田地区南部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
平均海拔:2,992 米

印度尼西亚 /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地處熱帶,加上面積、群島地形因素,而得以支持世界第二高的生物多樣性,僅次於巴西,動植物混和了亞洲及澳大拉西亞品種。巽他陸棚上的島嶼(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和巴厘島)曾與亞洲大陸相連,而有許多亞洲動物相,如虎、犀牛、猩猩、亚洲象及豹等,曾大量棲息於東至巴厘島的區域,但現今數量及棲息地已大幅減少。森林覆蓋率約60%。在蘇門答臘及加里曼丹以亞洲物種占優勢;爪哇島面積較小且人口密度高,大多數森林因人類居住及農業開墾而被砍伐。蘇拉威西、努沙登加拉、摩鹿加等地長期與大陸分離,演化出特殊的動植物物種;巴布亞的特有種與澳大利亞較為相近。
平均海拔:81 米

兰州市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是典型的带状城市形态,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河谷盆地。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市区海拔1520米。黄河自东西穿城而过,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越市区的省会城市。由于南北两山夹峙地形的影响,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1千米左右,最宽处约5~6千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峡谷有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乌金峡等;盆地有新城盆地、兰州盆地、泥湾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还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
平均海拔:1,834 米

汉中市
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 km²。其间由汉江冲积形成汉中盆地。属凉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坝、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坝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间,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
平均海拔:1,165 米

越南
越南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方的中南半島東部沿海,由北至南比鄰北部灣、南海和暹羅灣等海域,位於北緯8度30分至23度22分、東經102度10分至109度分之間,屬熱帶國家,國土面積為331,21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67大面積的國家。越南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邊界長達1,347公里,西領寮國(邊界1,650公里)與柬埔寨(邊界930公里),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越南國土狹長,最北的河江省同文縣弄顧村(越南语:Lũng_Cú)至最南的金甌省金甌角歷頭村長達1,640公里,而中部的廣平省濱海城市洞海到與寮國邊境邊境一帶的戈龍村則為全國東西最窄者,僅48公里,最寬的則是北部廣寧省芒街到萊州省阿巴寨,達600公里。越南的地…
平均海拔:173 米

天津市
天津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堆积平原区面积达11192.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3%,其中近80%是河网密布的湿地和盐沼。因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属于由燕山山脉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平均海拔1052米;东南部频临渤海湾,平均海拔仅3.5米,是华北平原的最低点,亦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大城市。天津市的最高点为蓟州区的九山顶,海拔高度为1078.5米。由于,天津市区的绿化树木曾以白毛杨为主,故春末夏初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会有“飞絮”的现象发生。天津地区地质史历时30亿年以上,由太古代发展到第四纪基本形成现今的地貌。蓟州区拥有古地理环境,北部山区地质遗迹类型多、分布广。中国首个国家地质公园——天津蓟县国家…
平均海拔:64 米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官方定位為一 民主、世俗、单一制的憲政共和國。哈萨克斯坦北、西與俄羅斯、東南與中国、南與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等國接壤。西南濒临里海在里海有2,964公里的海岸线。哈薩克地形包括平原、干草原、北方針葉林、峡谷、丘、三角洲、山部及荒漠,2022年估計哈薩克有1,922萬人口,哈薩克國土面積大,但每平方公里僅7人,為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首都阿斯塔纳(2022年9月17日,已由努尔-苏丹更名为原称),在1997年前則以該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為首都。
平均海拔:703 米

西雅圖
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堅合眾國 > 华盛顿州 / 華盛頓州 > King County
西雅图市筑于丘陵地形上,一些市内最高的地方直接在市中心附近。通过不同的地形改造工程市中心附近的地形被改变许多。
平均海拔:40 米

纽约/紐約
紐約市的总面積約468.9平方英里(1,214平方公里),其中164.1平方英里(425平方公里)為水域,304.8平方英里(789平方公里)為陸地。城內最高海拔位在史泰登島的托德山,約409.8英尺(124.9米),是緬因州南部的東部沿岸的最高地。
平均海拔:19 米

京都市
京都市的市區大部份地區都位於京都盆地之內,這也造就了京都市除南方之外三面環山的環境。京都盆地被急傾斜的山地所包圍,是由斷層活動所形成的構造性內陸盆地,其地下的地層現在仍然活動。也因此京都市內有花折斷層等活斷層存在。盆地內的地勢則呈現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特徵。京都盆地東部也因其地勢較高且較為乾燥適宜居住,成為京都市內最早開發的地區。京都市東南部的山科區和伏見區的醍醐地区則位於山科盆地(日语:山科盆地),其和京都盆地之間由清水山、稻荷山等山峰隔開。京都市的北部地區則多為山地,其中較為知名的有大文字山、比叡山、嵐山等。京都市內的最高點是皆子山(日语:皆子山),海拔971米。
平均海拔:311 米